工廠類型 |
方案說明 |
潔凈工程 |
1、路面系統、通風風管系統、自動化控制系統、電氣設備系統、給水排水系統、空氣凈化系統
|
建筑布局應分為輔助區域和工作區域 |
1、輔助區域包括工作人員更衣室、值班室、辦公室、休息室、衛生間等。工作區域包括去污區、檢查包裝及滅菌區(含獨立的敷料制備或包裝間)和無菌物品存放區。 2、工作區域劃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,物品由污到潔,不交叉、不逆流。空氣流向由潔到污;去污區保持相對負壓,檢查包裝及滅菌區保持相對正壓。
|
工作區域設計與材料要求 |
1、去污區、檢查包裝及滅菌區和無菌物品存放區之間應設實際屏障。 2、去污區與檢查包裝及滅菌區之間應設潔、污物品傳遞通道;并分別設人員出入緩沖間(帶)。 3、緩沖間(帶)應設洗手設施,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。無菌物品存放區內不應設洗手池。 4、檢查包裝及滅菌區應設專用的封閉式潔具清洗間。 5、工作區域的天花板、墻壁應無裂隙,不落塵,便于清洗和消毒;地面與墻面踢腳及所有陰角均應為弧形設計;電源插座應采用防水安全型;地面應防滑、易清洗、耐腐蝕;地漏應采用防返溢式;污水應集中至醫院污水處理系統。
|
感染控制→截斷傳播途徑→避免交叉感染 |
感染控制的三大途徑: ①控制傳染源 ②截斷傳播途徑 ③保護易感人群。 實際設計的要求: ①污染→清潔→滅菌的物品處理流程; ②去污區:防止污染擴散到外面。 ③檢查包裝區:防止外來的污染物進入。 ④無菌物品存放區:保護滅菌成果。 ⑤物品的運輸:轉運車、箱的密封和清洗消毒。 |
基本原則 |
1、布局流程不交叉、不逆行;物品由污到潔; 2、空氣由潔到污不回流; 3、四個區域:輔助區域、去污區、檢查打包及滅菌區、無菌物品存放區 4、四個入口:人員入口、污染物品、清潔物品、無菌物品發放 5、三道屏障:去污區與檢查包裝及滅菌區之間、檢查包裝滅菌區與無菌物品存放區之間、無菌物品儲存發放大廳之間
|
溫度濕度控制及通風的合理性 |
1、溫度:建議設置獨立空調機組控制溫度; 2、濕度處理:通過凈化空調機組控制溫濕度; 3、新風及壓差系統:通過進排風的風量調節來控制房間的氣 壓,也就形成了區域之間的壓差,在此過程中達到規范要求 的新風量。區域內送排風模式:頂送風側排風的模式;設備隔斷間:采用下送風頂回風的模式,更容易把熱量帶走;
|
壓差設置 |
無菌物品存放區 微正壓 敷料打包間
低溫滅菌間 5-10Pa |
工作區域溫度、濕度、機械通風、換氣次數及照度要求:
工作區域 |
溫度 ℃ |
濕度 % |
換氣次數(次/小時) |
去污區 |
16~21 |
30~60 |
10 |
檢查包裝及滅菌區 |
20~23 |
30~60 |
10 |
無菌物品存放區 |
低于24 |
低于70 |
4~10 |
工作面/功能 |
最低照度lux |
平均照度lux |
最高照度lux |
普通檢查 |
500 |
750 |
1,000 |
精細檢查 |
1,000 |
1,500 |
2,000 |
清洗池 |
500 |
750 |
1,000 |
普通工作區域 |
200 |
300 |
500 |
無菌物品存放區域 |
200 |
300 |
500 |